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赴北冰洋开展科考作业。目前,“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抵达北纬77度左右的北冰洋楚科奇海域,考察队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连续科考作业。
【资料图】
科考队员24小时连续科考 面临多重挑战
北冰洋自然条件恶劣,海况复杂多变,科考队员们也面临着多种挑战。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北冰洋科考,最显而易见的难度其实就是自然条件恶劣。比如像现在,户外温度已经降到了0摄氏度以下,但是很多作业项目,它都需要在船上的艉甲板来进行,根据水的不同深度,一般都要1个多小时,个别项目甚至需要两三个小时,较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可以说对队员们提出了较大的考验。
浮冰多 作业需要找“水塘”
冷是一方面,由于这次在楚科奇海上的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水体环境、生物生态等方面,大量的海面浮冰也给科考作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雪龙2”号实验室实验员 刘丛舒:我们这个网放下去以后,假如这个冰移动了,它很有可能会动,就把绞车的钢缆给勾住了,有可能设备就会丢。
为了尽量减少浮冰影响,“雪龙2”号在航行到既定站位后,会通过雷达系统和目测寻找合适开展作业的冰间水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水塘”。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水体的调查需要一个比较开阔的海域,我们有些调查还是需要船是移动的状态,比如拖网。假如站位附近都没有合适的作业区域、作业条件的话,一般我们会在一定范围之内找“水塘”,实在找不到,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
海雾频繁 防熊压力大
在北冰洋科考,上冰作业必不可少,但是频繁的海雾会给队员们带来另外一重风险,那就是北极熊。除了安放安全屋、防熊笼外,考察队也会采用多种手段。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瞭望,我们在驾驶台几个方面观察作业的区域有没有熊。有熊的话,就让作业人员赶紧撤回来。另外碰到能见度不高,有雾过来,就赶紧停止作业,撤回来。第三个,我们也会通过无人机、一些红外设备感应有没有熊,包括直升机也是待命。
连续作业 挑战科考队员身体极限
如果说气温低、浮冰多、要防熊,都是外在的困难,那么紧张的站位作业,则给科考队员们日常作息带来较大挑战。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作业期间,“雪龙2”号上的时间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停船就要作业,作业完毕马上又要赶到下一个新的位置,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赶三个站位,这就意味着队员们要不间断地工作。像现在是凌晨两点,刚刚到达了一个新的作业站位,相关项目的队员们又开始了新的作业。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水文环境组组长 罗士浩:我们水文组的,我是一班,今天是零点到八点。晚上没睡,刚好这个班是凌晨一点钟左右到。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陈泓哲:我们有定闹钟,以防万一(起晚),现在睡眠时间都比较短。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顾焱:就是它一会到了,一会没到,一会能睡,一会不能睡的。来了这边就是有点失眠,睡得不太规律。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董卉子:我是全站位的,所以只能在站和站之间找时间休息。主要是北极,天一直都亮着,今天还没有休息。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陈玲:几点起的?凌晨三点半吧,起晚了,今天起晚了。生物钟完全是乱的。很困很想休息,但还是得坚持,坚持完成任务。
此外,王金辉介绍,近年来极地科考年轻人逐渐增多,不断成长为业务骨干,但也还有不少队员是首次前往极地,这样在面对复杂项目时,就需要对他们提前进行培训和演练。与此同时,对于科考实施方案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这个航次来说,我们一些新技术、新的项目上的相对比较多一点,这块我们对科学的方案设计,或者我们实施方案反复地琢磨,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另外就是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方面,需要更好地有机衔接起来。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李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