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电子屏幕上闪烁的视频,手眼并用在键盘上噼噼啪啪……当下,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孩子们钟爱的“玩具”,近日,记者通过微信等方式调查发现,有不少宝妈宝爸表示孩子偏爱玩电子产品。暑假来临,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放松、玩耍。但在使用电子设备的同时,要小心“视频终端综合征”找上门。
如何为孩子合理规划暑假作息,远离“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危害?7月7日,由河南省科协主办、大河网承办的科普中原百家谈第三十期特别邀请到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天斌和知者心理创始人,中原区教育局特邀心理专家王麒皓两位嘉宾,向大家科普如何预防“视频终端综合征”。
【危害】每天“刷屏”超6小时易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
(资料图)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各种视频终端显示设备。手机、电脑、电视等视屏终端(VDT)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天斌介绍,随着VDT的广泛应用,VDT综合征也越来越常见。视频终端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时间在视频终端前操作和注视荧光屏而出现的一组无特征的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肩颈腕综合征、眼部症状以及食欲减退、便秘、抵抗力下降等,甚至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其所有症状中,眼部症状出现的概率最高(占72.1% ) ,然后依次是59.3%的人出现颈肩部症状、30% 出现背部症状和13.9%出现手臂症状。
“过早、过多地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会影响视觉听觉的发育。孩子玩手机玩得溜,不一定就代表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对此,吕天斌举例说明,搭积木是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活动,但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的滑动却是二维的,会阻碍动手能力的发展。目前研究发现,VDT 综合征会造成眼部功能、肌肉骨骼系统、神经行为功能、免疫功能和妇女妊娠及月经的异常。调查发现:15~25岁的人群,经常玩游戏、看电脑、用电子产品看书等的比例达到了38.5%,而这些人当中患有近视、干眼症的人高达45.3%。经常看视频终端还会造成青光眼、黄斑病变等致盲性眼病。
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屏,每天超过6小时,有大约70%的人会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而且以干眼的表现最为突出。眼部症状主要有视疲劳、干眼症、眼部发痒、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近视加深、眼部胀痛、眼眶痛等。
【诱因】电子产品过早、过量使用是学龄前期近视诱因之一
随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终端综合征有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孩子从幼儿时就开始接触电视、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甚至成了早教工具,那么幼儿接触电子产品应从几岁开始,有什么注意事项?对此,吕天斌表示,电子产品的过早、过量使用是学龄前期出现近视的诱因之一。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家长要遵循“3、6、9、12”规则,即:3岁前孩子不能使用电子产品;6岁前孩子不能使用电子游戏机;9岁前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2岁前尽量不让孩子单独浏览网页。
对于幼儿应控制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每天不要超过20分钟,尽量选择大屏幕,而且画质要清晰稳定,应保持人机三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屏幕的高度应与看屏幕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且不要太偏角度,要在30度内。电子屏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室内光线要充足,不可明暗相差太大。酌情多食用一些胡萝卜、柑橘、动物肝脏、西红柿、红枣、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减少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有益于保护视力,并且每天保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定期来正规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及眼部健康。
【影响】沉迷网络影响孩子现实判断、社交、学习等能力
视频终端综合征除了对于健康的危害,青少年沉迷网络也是暑期家庭矛盾的焦点。知者心理创始人,中原区教育局特邀心理专家王麒皓介绍,在精神医学没有网络沉迷这个诊断,所以不能用网络沉迷这个词来给孩子贴标签。可以借助行为成瘾的判断标准来做比较,看看孩子是否有网络沉迷的表现。表现一:强烈的渴望,明知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生活、学习、工作会造成损伤,但仍然忍不住想要去做。表现二:很难戒除,主观意愿想戒,但总是半途而废。表现三:耐受反应,所谓耐受反应就是自己对这个物品的需求用量会不断增加。因为原来的剂量已经达不到奖赏效果。比如玩手机的时间,需要不断增加才能得到满足感。表现四:戒断反应。成瘾行为中断后,身体和精神会有明显反应。暴躁情绪、身体痉挛、神经性疼痛等等。手机游戏突然中断,一些孩子可能会有较大的情绪反应。
“网络沉迷对一个孩子正常的生活、学习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孩子的现实判断能力,现实中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现实的目标感、学习能力等。”王麒皓表示。
【建议】“刷屏”有度缓解电子屏幕对眼睛伤害
如何缓解电子屏幕对于眼睛的伤害?吕天斌对此提出六点建议:
一、距离屏幕要远,屏幕要大,画质要清晰。
二、姿势要正确。视线往下30度左右是最适宜的,至少也要达到10~20度,同时屏幕略向后倾斜。另外身体要坐正。在看手机用电脑的时候需要调整屏幕位置,使屏幕到眼睛的距离控制在40~70cm,视线应稍向下形成一定的角度,调节屏幕亮度,避免光线过强造成视神经高度紧张或减退。
三、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每用眼20分钟可以将视线转向6米处以外,放松20秒。每隔40分钟就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可以眺望远方放松一下。
四、增加眨眼频率。在使用电子屏的时候,眨眼次数是明显减少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多眨眼,增加眨眼的频次。在此要强调的是:要完全眨眼,也就是眨眼的时候上下眼皮要完全触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泪膜。
五、选择合适的光照。特别注意不要有对比过于强烈的阴影,不要有眩光、频闪,太亮或太暗的环境都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六、配戴防护眼镜,以减少荧屏中蓝光对眼睛的刺激。
【治疗】缓解眼部不适保护患者视力
对于视频终端综合征已经产生眼损害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吕天斌表示,对于中长期接触视频终端引起干眼症和视疲劳的现象非常普遍,治疗的目标一方面要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另一方面要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和视力。
(1)去除病因。避免长期接触视频,不要因为暑期的炎热而忽略适当的户外活动,建议晨起阴凉时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不低于2小时。
(2)药物治疗。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买眼药水,包括某些网红眼药水,甚至某国代购的洗眼液,这些药水可能会一时使眼睛感觉舒服,但并不能取代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眼科医院,让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以及采取什么治疗方案。
(3)心理干预。加强科普宣传,假期放松的同时要注意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视频终端,选择正确的兴趣爱好度过愉快的假期。
(4)生活习惯干预。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多吃富含维生素A食物,多做户外活动等。
【预防】调整家庭互动模式等预防网络沉迷
想要预防网络沉迷,让青少年暑期适度使用手机、电脑,家长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王麒皓对此提出四点建议:
(1)调整家庭互动模式,亲子间的关系互动从管理(权力取向)转向合作(民主取向),家长要耐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如人意”,给孩子探索自我边界的空间,家长适时给予帮助。
(2)宜疏不宜堵,不是绝对的禁止或绝对的放纵,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与秩序。
(3)走进孩子的世界,不要仅在行为上面进行简单粗暴的干预,而是要努力透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内心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行为方面自然会出现调试与改变,家长应多在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中进行帮助。
(4)鼓励孩子多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户外运动,发展更多的亲子间、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网络沉迷的趋势,家长需要探究网络沉迷这个行为背后孩子真实的心理需要,不要只是在行为层面进行管制,而是先跟孩子沟通,多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让孩子得到鼓励、支持,让其自然处理好网络与现实责任之间的平衡。往往那些得不到支持的孩子,反而会进一步暂避在网络世界,无法面对现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