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综合医改荣获广州2022年“三个第一”,获广州市督查激励!

广州增城发布   2023-07-07 23:12:48

医改分数名列第一


(资料图)

公卫分数名列第一

总分数名列第一(A档次)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近年来,增城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力推动综合医改走深走实,大力推进各项医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在广州市2022年综合医改考核上荣获“三个第一”,并于日前获得广州市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拓宽医疗资源

在区内也能看上名医

根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增城累计投入近150亿元用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引进市妇儿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等优质医疗资源;出台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两年来成功引进17人。目前,优质医疗资源正持续发挥效益,增城辖区内的老百姓在区内就能看上名医。

以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为例,该院在妇女儿童救治领域不断实现增城“零突破”。如区内首次运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术给一位1岁11月大的患儿进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省内首例低龄患儿机器人辅助心血管手术;华南首例、全球年龄最小的达芬奇机器人肝母细胞瘤切除术······

自2022年9月开诊至今,市妇儿中心所有在珠江新城院区设立的科室均在增城院区开科,同时各个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每个月至少2次在增城院区出诊。卢钺成、张广兰、梅珊珊、赖毓冕、陈乔珠、张学真,这些号源常被秒没的顶级专家都会到增城院区出诊。

除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区人民医院)、增城区中医医院、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等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发展,舒适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取得老百姓的认可。其中,广医四院国考监测指标在2022年全市三级西医综合类医院中排名第7,增城区中医医院在全市三级中医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1。

放权基层医院

激发创新医疗活力

在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护理让居家行动不便的市民群众可享受上门服务;在中新镇中心卫生院,“医养融合个性服务包”让签约对象得到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服务;在派潭镇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室,三甲医院专家隔屏“坐堂”,患者得以实时咨询;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眼耳鼻喉科、疼痛科、外科等重点发展的特色科室,就诊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对此,增城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制度及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创新活力。2015年1月起,增城在全省先行先试,出台“1+6”综合医改特色方案(1个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从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绩效分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改革。

其中,按照“放手不撒手”的原则,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强优势科室和特色业务,通过下放做事权、用人权、分配权,加强监管,引导院长自主用人、自主管理、自主分配“三个自主”,促进院长管理主动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病人在基层就医的比例“三个提高”。同时,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达11大类55项,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院长管理目标奖、公共卫生经费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拨付“四挂钩”。定期组织专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历质量进行评审,强化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督导检查。

一体管理惠民生

“一元钱”看病为民减负

为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我区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并推出“一元钱”看病措施,提出行政村户籍居民在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站看病,其一般诊疗费和药费经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一元钱,剩下部分由财政兜底。

在推进“一元钱”看病过程中,我区还从村卫生站改造、壮大乡村医生队伍、保障用药等方面发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我区根据行政村常住人口数,明确村卫生站乡村医生配备数量,并按照“区招、镇管、村用”的要求,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医生。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共配备乡村医生28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4人(57.54%),执业助理以上资格198人(69.47%),平均年龄为41.22岁。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得到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区266所村卫生站均实施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一元钱”看病,覆盖率100%,累计实施一元钱看病70多万人次,为村民减负医药费1500多万元。

对标“五好”镇创建

医防融合促公共卫生服务发展

在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过程中,我区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区、镇、村(居)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群众参与”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2022年,我区开展“五好”镇街(党建引领好、体系建设好、制度创新好、公卫服务好以及群众反映好)创建工作,以石滩镇为试点先行先试,为全区全面铺开“五好”镇街创建摸索经验。

去年,石滩镇通过建立镇(部门)、医院(卫生站)、村(居)三位一体公卫联系机制,通过推出肠道健康筛查、健康小屋等惠民项目,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2022年7月石滩镇公共卫生委员会启动“肠道健康民生项目”,为石滩镇近万名居民提供免费检查,发现361例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挽救了20名肠癌患者生命,帮助341个家庭免于肠癌的痛苦,节省医疗经济负担6000多万元。

石滩医院通过成立“医防融合”领导小组,形成临床、公卫“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考核,不断提升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何秋玲

编辑:刘樱洁

责编:陈婕妮、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