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亲清政商关系更加完善,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张家口经开区财政、税务等多部门纷纷行动,通过走访调研、组织培训、广泛宣传等方式,及时了解并回应了企业关切,将好政策、新政策送到了企业心坎儿上。
深入走访解难题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走访实在,不仅讲政策、听诉求,而且还现场办公,实打实地解决问题。”青岩公司负责人所说的“走访”,指的是4月份经开区财政局深入张家口青岩公司全面了解企业诉求,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的那次实地调研。
青岩公司近期准备投资一个医疗消毒项目,但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选址建厂。经开区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在走访中获知企业的困惑之后,当即主持现场办公,协调产业园区与企业进行了对接。
当前,职能部门进企业了解诉求、解决问题在经开区已蔚然成风。该区多个部门经常走进包联企业,既宣传政策,也出谋划策,还现场协调其他单位共同帮助企业“会诊把脉”“开方施治”,及时解决了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通过这样的走访,辖区内的企业家切实感受到了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想营商之所想、急营商之所需、思营商之所惑的诚意,进一步提振了辖区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
深度培训优服务
近期,经开区多个职能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系列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惠企政策末端落实,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月23日上午,经开区财政、税务、发改部门联合举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培训会。考虑到培训对象选择的精准性,经开区相关部门在组织培训前曾对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其他有意向享受研发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培训期间,主讲老师通过详实的案例、图文并茂的课件,围绕强化研发加计扣除基本政策进行了系统讲解,让授课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为顺利完成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工作,满足企业财务人员对汇算清缴业务知识的需求,经开区相关部门组织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业务培训,15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授课老师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须知、优惠政策梳理、申报表填写、重点问题等进行详细解读,特别是对年度纳税申报表做出的相应调整、填报的注意事项和填报要求逐一进行说明。培训会还专门设置现场答疑环节,授课老师对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解答。通过此次培训使企业人员更好地掌握了申报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汇算清缴申报表数据的正确率和总体申报质量,同时加强了税务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以及企业所得税事后管理能力。此外,以政策培训为契机,经开区税务局还就纳税人关心的优化办税流程、“非接触办税”途径、帮办中心功能和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服务举措等关系纳税人切身利益的业务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提醒。同时,现场发放营商环境调查表800余份。会后,经开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将调查表整理分类,按职责将相关调查表报送到各部门,协调各部门积极承接解决。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经开区助推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纳税人的满意度。
银企对接促发展
产融合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日前,经开区国资金融局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积极为区内规上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了信息沟通纽带、融通发展桥梁。会上,张家口农商银行介绍了项目贷、流水贷、信用贷等特色产品,并与机械制造、汽车销售、热电等各领域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经开区国资金融局表示,将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省、市及区党工委决策部署,以此次政银企对接会为契机,积极牵线搭桥,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企业的沟通和联系,聚焦企业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等重点产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经开区相关领导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银企对接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高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金融发展高地,实施金融赋能“组合拳”,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精神,真正在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广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构建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
广泛宣传氛围浓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赋能作用,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检察院、区国资金融局、区知识产权帮办中心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宣传推广活动。
四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及知识产权情况,结合实际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指导,并就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维权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还来到广场,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面对面宣传等方式,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引导公众合理使用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良好氛围。
经开区相关部门表示,今后将立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落地,帮助辖区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河山新闻记者 王万亮)
编辑:张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