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加速逐“绿”前行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05-18 05:56:18

【经济界面】

截至三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百分之五十——

能源转型加速逐“绿”前行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化风为能,聚光为电;将滚滚“乌金”进行碳捕捉碳封存;以高新技术开启氢能制造和输送新天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升级。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调结构、稳增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江苏连云港沿海滩涂上的一座光伏发电站。耿玉和摄/光明图片

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当下,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正在这里加紧施工,上百辆推土机来回穿梭,轰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在沙漠腹地,大片蓝色的光伏板规则排列,从上空俯望,犹如一匹矫健骏马在沙漠中奔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正在将“沙窝”变“金窝”。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截至目前,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并网工作正积极推进,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近期已正式印发实施。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740万千瓦,同比增长86.5%,占新增装机的80.3%。其中,常规水电新增并网121万千瓦,抽水蓄能150万千瓦,风电新增并网104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并网336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并网63万千瓦。

近期,国家能源局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光伏发电用地用林用草的相关政策规定,针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光伏基地,提出“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基地”,为大型光伏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在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23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甚至超过2.5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8亿千瓦,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规模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28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4.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52.5%左右。

王大鹏表示,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根据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政策供给。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在积极推进大型基地建设的同时,组织开展“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积极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新要求,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扩大绿证核发和交易范围,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此外,将推动修订可再生能源法,为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上海临港一辆氢能公交车驶入加气站。新华社发

打造产业链,氢能将迈入战略“黄金期”

不久前,一则重磅消息使“氢能”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

“倾心”于氢能,并不是中国石化一家的选择。

4月16日,中石油发布消息称,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突破。中石油在宁夏宁东天然气管道进行掺氢输送实验,经过100天的测试运行,这条397公里长的天然气管线掺氢比例逐步达到24%,整体运行平稳。

当前,氢能的发展热度颇高。在有关部委的指导推动下,国资央企加快布局氢能产业,已有超过40家中央企业布局氢能产业链。制氢方面,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在化石能源制氢及应用方面优势突出,主导或参与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绿氢项目。储运方面,国家电投、中国建材等在部分车用储氢容器的材料、技术、装备上处于示范阶段,中国石化纯氢管道输送技术趋于成熟。加氢站方面,中国石化累计发展加氢站98座,国内网络占有率超30%,成为全球拥有、运营加氢站数量最多的企业;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国机集团均已完成压缩机、加氢机等关键设备研发。同时,东方电气集团、中国一汽、东风公司等布局燃料电池商用车装备制造。

5月5日,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中国石化牵头成立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按照“主体支撑、融通带动”原则,着力推动国内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我国新能源资源无限,‘绿电+绿氢’是主要利用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认为,绿氢或许是新能源革命中的一匹黑马。绿电、绿氢、人造太阳是新能源的“三驾马车”,全球已迈入“氢热时代”。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我国氢能发展迎来战略“黄金期”,将形成像天然气工业一样的中国“绿氢工业”体系。在加快绿氢基础建设方面,要像开发气田一样建设绿氢大基地。未来我国绿氢工业的潜力和规模可能远超天然气工业。目前,中国石油成立了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聚焦风、光、热、氢、储、智慧能源六大领域,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石油“三步走”发展,为2050年中国石油实现新能源产量占比50%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王维民指出,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质量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氢能是顺应能源结构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势所趋。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位居前三,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一道必答题,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双碳目标下煤电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煤电产业减污降碳高端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提出的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王志轩指出,从能源消费来看,尽管煤炭的比重已经持续下降到了56.2%,但它仍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以我国的基本对策是持续提高煤电的效率,高参数、大机组、提效改造、热电联产。

“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们的主导能源,但煤电仍然不可缺少,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是我们的基石。”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表示,需要构建煤电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融合的清洁低碳高效智慧能源体系,这也是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式、趋势和目标,从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煤电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行业,过去也曾经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行业,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指出,通过实施煤电机组“上大压小”,我国累计淘汰超过1亿千瓦落后的煤电小机组,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同时作为碳排放大户,煤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明显放缓。

张大伟强调,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面向新形势、新要求,电力行业需要带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煤电行业由过去的主体电源逐步向兜底保供转变,从以煤电机组自身的治理改造为主向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带动低效散煤替代等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延伸,加快完成清洁低碳转型。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和优化,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行业是我国电力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具有巨大的减碳降碳潜力,双碳目标下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答题。煤电行业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为生态环保产业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生态环保产业服务煤炭产业绿色发展必将有大突破、大作为。

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装机3.68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4699万千瓦,风电装机3.76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19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

一季度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风电投资完成约249亿元,同比增长15%。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投资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177.6%。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张翼整理)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8日 15版)

热文榜单